编者按:劳模精神,实际折射出了一个时代的人文精神,反映了一个民族在某一个时代的人生价值和道德取向。
本期请听全国优秀教师、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奖获得者唐生周老师和湖南省优秀教师姚祖凤老师的故事。
奋斗吉大7:《两个通宵加一个白天》

全国优秀教师、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奖获得者唐生周老师在劳动模范与优秀教师座谈会上发言
劳模精神实际上就是无私奉献的精神。
也讲一个小故事吧:2006年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我们通常讲“国检”。某一天下午五点,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亲自登门造访,亲自把学校《吉首大学自评报告》送到我家,而且郑重地对我说:“《自评报告》已经完稿,很重要。我们要尽快送国家教委,明天下午五点你要给我。

唐生周教授作报告
这就摆明了要我一个通宵不睡觉,其实上个晚上我就没休息好。《自评报告》有一百多页,从标点符号到文章结构都要逐字逐句看,我就喝咖啡,我真的是一个通宵没睡觉。眼看到了下午还没搞完,我立即打电话报告校长,说没办法,得再给我一个晚上的时间。结果又熬了一个通宵,硬是花了两个通宵加一个白天没合眼才完成这件任务。
国检结果,吉首大学获得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国检后,论功行赏时,学校忘记我了,真一分钱没拿。我也没讲,我也和大家一样沉浸在学校的成功喜悦之中……
讲述:唐生周
文字整理:吴恒忠
奋斗吉大8:《三份工作》
八十年代初,我到化学系跟罗光炎老师当助教,上79化学班部分《有机化学》课和全部的《有机化学实验》,还有课外辅导和批改作业。按规定这就是当时一个助教的标准工作量。

湖南省优秀教师姚祖凤老师在劳动模范与优秀教师座谈会上发言
可就在这期间出了两个状况:其一,79化学大专班(办在州进修学校)的有机化学课因使用南京大学《有机化学》教材,教材中的“四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和质谱)“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等重要内容在以前的教材都没有,这是最新的理论与分析方法。也就是说此前的化学本科生都没学过。进修学校内甚至整个湘西州找不到合适的老师去教,于是进修学校向吉大化学系借聘教师,系里决定派我去承担这一任务。其二,当时有机化学实验室的实验员因家庭问题回了岳阳,我怕实验教学受到影响等等,又主动承担了实验员的工作。一时间就一个人干了三个人的事。

姚祖凤老师在指导学生实验
那时还没有超工作量奖这回事,那个年代把向单位讲价钱谈报酬都看成不应该的事。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吉大人都是不求报酬、任劳任怨地干好工作,见困难就上,我也一样。
讲述:姚祖凤
文字整理:吴恒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