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不缺精、气、神”,这是常挂在文学院田茂军书记嘴边的一句话。从当年的职中,到1999年的大学实验班,再到后来的本科生导师制、大学生《村官行》、研究生预答辩。文学院从来不缺创意、创新和创业。让我们一起走进吉首大学一级辅导员、创业教育研究主任、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学工办主任王江生的故事。----编者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学工办主任,学校创业教育教研室主任,一级辅导员,享受副处级岗位津贴,获得“全国大学生创业培训指导老师”、“全国高校创业导师”、SYB培训讲师资格证书。他擅于创新,在工作上取得许多创新成果,他申报的湖南省优秀辅导员团队建设项目《“凤飞”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辅导员团队》获得立项,他带领团队在创新创业教育与指导学生创业方面成绩突出。
 |
《梯田》首映式上与创业公司必趣网CEO张果(中)合影 |
以创新精神引领学生
“以仁爱之心关爱学生,以朋友态度对待学生。以专业素养培养学生,以创新精神引领学生。”这是他的工作理念。在他的眼里,学生不分好或差,他看重学生的特点、优点。他为学生建立各种平台,培养个性,挖掘潜力,他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毕业于文学院的他,在学院创造了多项改革创新成果,早在2005年,他就提出了“专业特色活动”,他认为大学生要多开展专业特色活动,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技能,进而策划了“师范生321工程”、就业工作“三力模式”、“大学生创业孵化工程”、学生党建工作“五步工作法”等10余项理论与实践成果。目前他倡导的这些活动已经成为品牌,让同学们广泛受益。
 |
薪传教育团队合影 |
以创业孵化引导学生
关注创业的同学都会知道吉首大学有个创业导师王江生老师。在他的带领下,很多同学进入体验式创业大军。
王老师早在4年前就开始关注创业教育。他率先提出了“大学生创业孵化工程”,率先建立了院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并成功孵化了大学生创业团队7个,120余名学生加入公司,其中精灵传媒公司、薪传教育两个创业团队已经成为创业团队典型,精灵传媒实现营业额近40万元,薪传教育成立的第一个月营业额就突破1万元。
他提出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工程”将“专业学习+实训+素质拓展+创业+就业”作为主要内容,严格按照公司化运作,形成“铁打的公司流水的职业经理人”可持续创业模式。新颖的理念,科学的模式得到了李肖鸣、路军、熊萍等同行专家的认可。他建立的创业孵化基地经常会迎来老师、同学前来参观学习。在学校两次就业创业“一把手工程”检查中,这个院级基地都被列为示范考察点,得到省里领导专家的好评。湖南日报集团《科教新报》、湘西州电视台记者还专门采访了王老师,在《“孵”出未来的企业家——文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工程纪实》这篇报道中,王老师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创业需要氛围:这里的氛围就是空气,要让每一个想创业的大学生呼吸到这样的空气;创业带动学业,创业促进就业,要让创业的同学富起来。”
2015年湖南省首届“互联网+”创业大赛,他指导的学生团队获得省级一等奖、三等奖、国家级银奖,他也被评为“湖南省互联网+创业大赛十佳指导老师”。
 |
湖南省互联网+创业大赛与团队合影 |
创新创业是一个新事物,记者问及他对大学生休学创业的看法,他说“高校创业教育并不是怂恿学生盲目创业,甚至放弃学业去创办公司。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获得创业的基本知识,点燃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让学生学会理性创业,让学生在时机成熟时再创业”。
前不久,在我校举行的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上,王江生老师以题为《幸福的秘诀就是爱与被爱》进行了五分钟的主题演讲,演讲中讲述了他与一个心理问题学生的成长故事,因为他的爱,挽救了一个学生和家庭,催人泪下,最终以最高分赢得专家评委和同仁们的热烈掌声。“幸福的秘诀就是爱与被爱”这句话是他自己提炼出来的,也是他对学生工作的深情理解和告白。2003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通过辅导员招聘考试,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13载,在这辛苦的工作岗位上他激情澎湃,把思想、知识、智慧挥洒成雨露,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如今,他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地,桃李满天下。因为他用心教育学生,学生也把他记在心间,每个教师节,他都会收到数百条问候短信,股股暖流温润着这个辅导员的心。
 |
指导学生参加湖南省创业电视大赛获得两个金点子奖 |
获奖、科研成果
“湖南省辅导员年度人物”、“全国高校创业教育工作先进个人”、“湖南省互联网+创业大赛十佳指导老师”、“湖南省首届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湖南省第五届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竞赛二等奖”、“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先进个人”、“吉首大学首届大汉奖教基金优秀教师奖”、“优秀共产党员”等校级以上荣誉近40项。主持4项省级课题,2013年辅导员专项重点课题《基于高校辅导员创新团队建设的“辅导员科研流动站”理论与实践研究、湖南省优秀辅导员团队建设项目《“凤飞”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辅导员团队》、教育厅课题《武陵山片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动机制研究》、教育厅课题《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究》,参与省部级课题4项,在《光明日报》等发表文章10余篇,参编《大学生学习与谋职指南》等教材3部。
 |
生活剪影 |
 |
生活剪影 |
 |
生活剪影 |